陈杰: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 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发布日期:05-09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我们可以看出,本次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房”,并以“保交房”替代了之前的“保交楼”提法;同时,首次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三方责任,且金融机构责任是第一次提出。
从“保交楼”到“保交房” 实现全过程全功能保质交付
“保交房”相比“保交楼”,一字之差,但含义差别很大,要求更全、范围更广、任务更加精准细化,同时也是为适应不同形势环境和不同政策要求作出的适时调整。
2021年7月出现全国性房地产市场形势重大变化之后,因为少数房企债务违约与纠纷、资金抽逃等原因导致部分已开售在建楼盘逾期甚至难以交付的现象出现上升势头,严重损害了购房人利益。
2021年下半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多次明确提出,要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按照省市统筹的工作要求,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202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中央层面首次提到“保交楼”,并明确提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同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2023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一次强调,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数据表明,2023年,保交楼专项贷款超过5500亿元,保交楼的复工与交付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年初披露,获得保交楼专项借款的项目复工率达到99.9%,截至2023年年末,350万套保交楼任务中超过300万套已经交付,占比超过86%。保交楼项目大批实现交付,意味着已开售在建楼盘的竣工加快。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地方的保交楼工作中暴露出,交楼率与交房率存在差距,交房率与业主收房率差距更大,收房率与入住率也有很大差别,入住率与获得产证率更有鸿沟。
这对购房人利益造成了严重侵犯,也直接导致居民对期房信心严重下降,大量潜在住房需求难以释放,这是当前楼市销售低迷的一个重要根源。同时,这也说明,光交楼,不完成交房、收房到入住、拿证,不实现房屋从使用功能到财产功能的全面交付,就不能算真正完整彻底的房屋交付。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保交楼在项目层面已经达到较高交付率之后,下一阶段工作要更加重视房屋层面的全过程全功能交付实现。
“保交房”有助于恢复购房信心 稳定房地产市场
本次会议用“保交房”一词替代“保交楼”,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层面是过程层面,如上所述,相关责任主体的交付保障任务,要完成从项目楼栋层初步的物理交付到房屋层面完整的功能交付;另一个层面是范围层面,要将交付风险从面向已售罄或基本售罄的在建楼盘扩展到未开售或基本未售的在建楼盘。
保交楼工程侧重基本售罄但存在交付风险的在建楼盘,保的是民生,稳的是民心。已售在建项目的加快竣工与交付,让翘首以盼的期房购房人看到了希望,消除社会稳定风险,为加快房地产市场企稳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在建中的47多亿平方米商品住宅,仍然始终面临较大的完工风险。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以预售资金作为开发资金主要来源的模式和销售不畅。在楼盘建造资金高度依赖预售带来现金流的模式下,项目公司自有资金很少,一旦销售停滞,在建项目竣工风险就会很大。
项目销售不畅,叠加起来,就会加剧企业层面的流动性风险包括催发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对市场信心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项目交付风险升高的背景下,居民购房“不敢买”的心理已经很重。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居民越是“不敢买”,楼盘竣工风险就会越大,房企资金断裂风险也就会越高;而房企资金断裂风险和楼盘竣工风险越大,居民就越是“不敢买”。近两年我国楼市的困难来自很多方面,但居民“不敢买”—楼盘竣工风险—房企流动性风险的螺旋式上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交房的实质就是要打破这种螺旋式上升,汇聚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支持房企项目公司将在建项目完工交付,尽可能按期保质交付,努力恢复购房人对购买新房的信心,从而实现市场和行业的双稳定。
今年年初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金融总局联合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建立项目“白名单”制度。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披露,截至3月31日,所有地级市都已经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已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亿元,1247个项目已累计获得贷款发放1554亿元。今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获得的开发贷款总额为4554亿元,相当于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供的资金1/3还多。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供的增量资金,也是1~3月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开发贷款同比降幅大为缩小的重要原因。
所谓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白名单”项目,说到底就是要地方政府、房企和金融机构一起,以项目为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精准帮助有条件的项目,按时保质交付老百姓可放心安全入住的住房。只要有条件,就尽量全面达到现房交付标准,让老百姓“所见即所得”,买得放心,住得安心。
政府、房企和金融机构都对做好保交房工作负有重大责任
“保交房”面向所有在建楼盘,保的是功能完整的房子按时保质交付,稳的是信心,促进住房需求有序释放,激活整个住房市场,为扭转楼市局面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这个目标,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三方都负有重大责任。
地方政府是各方责任的协调中心,负有政治责任,责无旁贷。要因城施策,落实好属地政府管理责任,扛牢政治责任,敢于为民担当,继续成立工作专班,全程督导监管,点面统筹,多措并举,攻坚克难。
房地产企业是责任落实主体,对购房人负有法定履约责任。务必尽心尽力用好政府给予的支持政策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保质按时为购房者交付优质房屋。每个房企都是扭转行业不利局面、促进行业重生的责任者,要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行业责任。
金融机构同样负有重大责任。很多金融机构之前为保交楼的金融支持做了大量服务,在今年初以来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中也积极参与,为项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开发建设贷款支持。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化解风险、寻求企稳的关键时刻,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尽职核查,不盲目抽贷,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合规合格项目“应贷尽贷”,为早日稳定房地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因城施策,多方合力,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
总体而言,在本轮市场调整过程中,政府从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启动保交楼工作,对于防范市场调节风险外溢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重大的阶段性目标。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在工作回顾中特别提到了“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同时在对今年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的工作进行部署时,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
全面保证新房按期竣工,保质全功能交付,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也是逐步消减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关键入手点,对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全局都有重大影响,来不得半点松懈。为此,要从稳定民生、稳定社会、稳定房地产市场乃至稳定宏观经济全局的大局去认识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压实相关主体的责任,加快形成有效合力。